辽宁地膜覆盖是农业生产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农艺措施,在提高地温、保水保肥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,大大延长了农作物栽培期,节约了农业用水,提高了抗击农业灾害的能力,保证了农作物稳产增产。
此外,辽宁地膜还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、抑制杂草生长、减轻病害等作用。但是,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用好了地膜,尤其是在棚室蔬菜生产上,地膜覆盖方法不合理,是影响蔬菜长势的重要原因。
下面分享几个实例,来分析一下地膜覆盖上的存在的问题,希望能引起广大菜农的注意。
事例一
辽宁地膜紧贴茎基部,甜椒死棵严重
青州何官的菜农李师傅种植的甜椒发生大面积死棵现象,茎基部腐烂变黑褐色,水浸状,这是得了菜农俗称的“黑秆子”病,即甜椒疫病。究其原因,是茎基部湿度一直较大,疫霉菌容易侵染甜椒茎秆,造成“黑杆秆子”。
原来李师傅在覆盖地膜时,地膜与茎秆紧贴在一起,温度高时,土壤蒸发的水分在地膜上凝结成水珠,顺着茎基部往下流,日复一日,在茎基部形成了高温高湿的环境,致使甜椒疫病严重发生。
地膜覆盖不当,是诱发疫病发生的重要原因,这里提醒菜农朋友注意,地膜覆盖时切记不要紧靠在蔬菜茎秆上。建议尽量不要用刀片割地膜,而要用手指去抠地膜,保证口子较大,不会弥合,一般在直径5~8厘米为宜。
棚室温度高时,把地膜两边卷起,防止地温偏高;温度下降时,再把地膜拽开,用嫁接夹将相邻两幅地膜夹起,使得地膜不要接触茎秆。
事例二
全棚贴地覆盖地膜,影响根系生长
袁师傅今年种植的西红柿长势弱,茎秆细,叶片发黄,严重的出现落花落果现象。通过实地采访发现,袁师傅覆盖的地膜紧贴地面,影响了土壤与空气的气体交换,尤其是浇水后,土壤透气性很差,致使根部呼吸受阻,根系生长不良,吸收营养元素的能力减弱,西红柿长势自然就弱了。
很多菜农在覆盖地膜时,都是直接把地膜全棚贴地覆盖,像袁师傅那样,操作行地膜经过无数次的踩踏后,与地面紧密贴在一起,种植行浇水时也会压迫地膜,严重影响了土壤的透气性,使蔬菜根系呼吸作用受阻,造成根部发育不良。
专家建议,种植行较好用钢丝或竹竿将地膜撑起来,每隔50厘米一个,从南往北把地膜覆盖在撑秆上,这样可以实现膜下浇水,既提高了土壤透气性,又使得湿气难以往外挥发,降低了棚内湿度;而操作行较好是覆盖作物秸秆,既提升了地温,又调控了棚内湿度,一举多得。